中央大學生醫科學與工程學系 | 林澂副教授真心推薦

中央大學生醫科學與工程學系,林澂副教授與大家分享PBM光生物調節的原理以及應用。


    

整復界之父 」吳東昇教授真心推薦。

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,調理保健技術主任,與大家分享雷射保健的優點。

    

什麼是光生物調節(PBM)?

    

光生物調節療法(Photobiomodulation Therapy; PBMT)是一種治療方法,利用特定波長的光線照射生物組織,以調節細胞功能、促進組織修復和治療疾病。

低能量雷射治療(Low-Level Laser Therapy, LLLT)則是PBM的一種形式,雷射功率在低於500mW以下,稱為LLLT(low-level laser therapy)低功率雷射或低能量雷射,就是以雷射光取代針灸的金屬針,至今已有接近五十年的歷史。

光生物調節療法(PBM)打在穴位就是「雷射針灸」,它是一種使用於促進身體功能癒合、緩解疼痛和發炎症狀的技術,也是目前眾多快速發展的醫學治療手法之一。

    

運用600~950nm之間的光生物調節刺激達到預期的效果,能進入表皮以下組織細胞之新陳代謝、調節細胞機能、刺激細胞增生等…,且完全不損害組織,藉由一連串的自體生理變化來達到抗發炎、止痛、促進傷口癒合等等的功效,為一種非侵入式、安全、無痛的物理治療,除了在物理及復健療程被廣泛使用外,也擴大到包括中風、心肌梗塞及腦部疾病和頭部外傷(TBI)等甚至連動不同的醫療領域應用。

什麼是光生物調節(PBM)
光生物調節(PBM)的原理

光生物調節(PBM)的原理

    

根據哈佛大學醫學院團隊,在2013年發表一篇研究顯示 (Low-Level Laser therapy in skin: stimulating, healing, restoring; 光生物調節在皮膚治療: 激活、療癒、修復」),光生物調節主要是透過粒線體色素吸收紅光與近紅外光後 (特別是呼吸鏈中的細胞色素c氧化酶 - CCO),導致抑制性一氧化氮從CCO解離出來,從而增強酵素活性、細胞內電子傳遞、促進粒線體呼吸和三磷酸腺苷(ATP)產生.這些作用,改變了細胞的氧化還原狀態,誘導了許多細胞內信號通路的啟動,並促進了細胞增殖、存活、組織修復和再生。

光生物調節(PBM)與低周波、遠紅外線和石墨烯比較

    

低周波、遠紅外線和石墨烯,皆僅是暫時性抑制痛感,治標不治本。而光生物調節(PBM)不同於其他療法,可以促進癒合且不造成身體傷害。與高強度的脈衝光或雷射光通過對外層,造成控治性傷害以刺激膠原蛋白(collagen)再生來改善皮膚外觀不同。治療期間沒有疼痛、發熱或不舒服的感覺,至今尚未有明顯副作用的報導。

    

  • 低周波:刺激其他部位,掩蓋原本的疼痛,停止使用後依舊會疼痛。
  • 遠紅外線:用溫熱感暫時欺騙大腦痛覺,停止使用後依舊會疼痛。
  • 石墨烯:用溫熱感暫時欺騙大腦痛覺,停止使用後依舊會疼痛。成本高昂,難以大量生產,市場上的假冒產品較多。
  • 光生物調節與低周波、遠紅外線和石墨烯比較

    文獻來源

    - 緩解疼痛、炎症 -

    肩頸疼痛、網球肘、腕隧道、腰痛相關文獻:

    1.Nalbant M, Ümit Yemişci O, Özen S, Tezcan Ş. Ultrasonographic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outcomes of carpal tunnel syndrome treated with low-level laser therapy: A double-blind, prospective, randomized, sham-controlled study. Arch Rheumatol. 2021 Oct 13;37(1):19-30. doi: 10.46497/ArchRheumatol.2022.8605. PMID: 35949869; PMCID: PMC9326377.

    2.Tumilty S, Munn J, McDonough S, Hurley DA, Basford JR, Baxter GD. Low level laser treatment of tendinopathy: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-analysis. Photomed Laser Surg. 2010;28(1):3-16. Available from: https://doi.org/10.1089/pho.2008.2470.

    <...More>

    - 幫助細胞修復與再生 -

    運動後加速恢復、促進傷口癒合相關文獻:

    1.Malik S, Sharma S, Dutta N, Khurana D, Sharma RK, Sharma S. Effect of low-level laser therapy plus exercise therapy on pain, range of motion, muscle strength, and function in knee osteoarthritis -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 Somatosens Mot Res. 2023 Mar;40(1):8-24. doi: 10.1080/08990220.2022.2157387. Epub 2022 Dec 28. PMID: 36576096.

    2.Luo WT, Lee CJ, Tam KW, Huang TW. Effects of Low-Level Laser Therapy on Muscular Performance and Soreness Recovery in Athletes: A Meta-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. Sports Health. 2022 Sep-Oct;14(5):687-693. doi: 10.1177/19417381211039766. Epub 2021 Aug 25. PMID: 34428975; PMCID: PMC9460079.

    <...More>
    已加入購物車
    已更新購物車
    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