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能量雷射健保給付項目

低能量雷射治療作為一種非侵入式、安全、無痛的物理治療,已被納入台灣健保給付範圍,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療選擇。

隨著台灣健康保險制度的不斷發展,越來越多的治療方式納入健保給付範圍,其中包括了低能量雷射治療。

低能量雷射健保給付的適應症
1. 慢性皮膚潰瘍(Chronic ulcer)
2. 帶狀疱疹後神經痛(Postherpetic neuralgia)
3. 分節性白斑(Segmental vitiligo)

低能量雷射治療,原則上一週治療1-2次,每次治療時間約15分鐘,健保最多給付每人50次治療。

低能量雷射不會造成組織破壞變性,具有高度安全性,治療時也不會有疼痛或灼熱感,因此患者對此的接受度很高。

對於慢性皮膚潰瘍傷口,經低能量雷射治療的同時進行適當的傷口敷料照顧,可加速傷口改善癒合。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經低能量雷射治療後,也可減輕病人痛感,改善生活品質。對分節性白斑研究顯示也有改善控制的效果。

 

隨著台灣健康保險制度的不斷發展,越來越多的治療方式納入健保給付範圍,其中包括了低能量雷射治療。低能量雷射作為一種非侵入性治療方式,廣泛應用於多種疾病和症狀的管理,讓許多患者受益。


延伸閱讀:

什麼是光生物調節(PBM)? 

低能量雷射健保不給付項目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